建设内容:本项目规划为城市次干路,道路全长270米,红线宽30米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、交通工程、照明工程、绿化工程、雨水工程、污水工程、再生水工程、管线及设施拆改移工程及征地拆迁工程等。建设规模:本项目规划为城市次干路,道路全长270米,红线宽30米。主要环境影响:废气: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:施工场地洒水抑尘;灰土拌合场、料场等选址避开下风向200米内有居住区。采用粉煤灰、石灰、水泥等拌和稳定土施工时,为防飞灰、扬尘污染环境,应采取掺和外加剂使材料稳定及随时洒水等措施。废水: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:施工废水采取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;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通过隔油池、沉淀池后回用于洒水降尘;道路雨水排入雨水管网。固废: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:生活垃圾应及时收集并集中清运。工程内土方可利用部分就近填筑,弃方运至弃土场,借方按照规范分层填筑、碾压,压实达到标准要求。建筑垃圾运至政府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。噪声: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:施工期设置围挡。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。高噪声工程避免夜间施工,确需夜间连续作业时,应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群众。混凝土拌和场应远离居民区,尽量不夜间施工,尽量缩短工期,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。生态影响: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:施工期设置围挡。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。高噪声工程避免夜间施工,确需夜间连续作业时,应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群众。混凝土拌和场应远离居民区,尽量不夜间施工,尽量缩短工期,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。
工程备注: 截止目前2025年3月25日,该项目处于立项阶段